「建筑防雷检测要求」房屋建筑防雷检测的规定

体育正文 194 0

建筑防雷检测要求

房屋建筑防雷检测的规定

建筑房屋防雷接地必须请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么?有没有什么规范说不需要第三方出具检测报告的?

不是强制要求,主要还是看建设单位的要求。整个国内防雷检测统一归全国各地的气象局监管。一般是由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 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完成的。第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有资格向社会 出具公正数据(检验报告)。《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已于2016年4月1日实施。扩展资料:楼房避雷接地断位检测点最基本要有2处。规范楼房明敷的下引避雷带就要有建筑物对角2条。新建建筑物竣工验收时已经不需要防雷检测了,也就不需要防雷检测报告了。但要是投入使用时需要该单位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类别由使用单位每半年或者一年找防雷检测单位检测之后并出具防雷检测报告,现在防雷检测单位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的公司来做(比如山东雷云防雷设施检测有限公司),价格还优惠,服务也好。通过第三方进行防雷检测之后会给出防雷检测的数据以及后期的防雷解决方案,该方案均是经过专家组多次讨论认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之下才出具防雷细则。如果企业严格执行第三方部署的检测方案,那么可以有效的规避雷电灾害带来的影响。因此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都建议选择第三方的防雷检测公司做专业的部署,第三方检测公司的售后服务能力强,在日后有任何的防雷问题都可咨询第三方公司,公司配会派出专人予以解答,收费灵活,致力于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保障一方安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建筑防雷装置
需要。第1.0.1条 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第1.0.2 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第1.0.3 条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扩展资料:在户外遇到雷雨,都应该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雨,如果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躲到山洞中去。据《中国防雷行业市场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室外防雷要注意以下5点:1、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2、不要停留在铁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3、应迅速躲入有防雷保护的建(构)筑物内,或有金属壳体的各种车辆及船舶内。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脚并拢下蹲,头部向前弯曲,降低自己的高度,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因为雷电流经落雷点会沿着地面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此时,行走之中人的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不是必须的,可以找第三方,也可以找当地防雷所,只不过第三方一般收费低一些。第三方如果做了防雷检测,合格就必须出报告
不是强制要求,主要还是看建设单位的要求。 整个国内防雷检测统一归全国各地的气象局监管。一般是由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 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完成的。 第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有资格向社会 出具公正数据(检验报告)。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已于2016年4月1日实施。
建筑房屋防雷接地必须请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么?有没有什么规范说不需要第三方出具检测报告的?

防雷检测标准

根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的规定,建筑物防雷检测主要分为以下八项: 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2.接闪器3.引下线4.接地装置5.防雷区的划分6.雷击电磁脉冲屏蔽7.等电位链接 8.电涌保护器(SPD)
GB 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8802.21-2004 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8802.1-201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 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防雷检测标准

防雷检测规范

法律分析:(一)建筑物等检测的相关标准A,《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B,《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43-2002)C,《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D,《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CJ16-2008)法律依据:《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防雷装置检测有关事项的通知》 一、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规章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及相应防雷装置检测,由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相关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防雷检测规范

建筑防雷接地测试点应该怎么设置,是不是每一个引下线都需设置?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引下线均设置。用接地电阻测测试仪测接地电阻(有两根测试桩0.4M的要插入泥土,一根距测试点20米,一根40米,所以测试点周围42米范围内要有泥土,或用FCR3000G钳形防雷接地电阻测试仪直接卡住接地线测试。接地电阻值越小越好,具体合格值当设计有要求时必需按设计要求规定,设计没要求时不能大于4欧。检测的实施:这一阶段是检测的核心部分,也是最为辛苦繁顼的部分。1.主动同被检单位(或称客户)出示有关证件和文件。证件包括工作证、上岗证、执法证、收费员证、电工证等,各地的情况不一样,证件的种类也有所不同。2.查看有关图纸、询问有关情况。防雷装置有些是隐蔽工程,在检测中是不可能检测到的,如地网的做法、屏蔽的网格尺寸、墙内或地下接地体及其材料规格等。这就需要通过查看图纸、询问等方式来获得有关情况。3.实施检测。检测可分为检查和测量两部分,检查是定性的,而测量则是定量的。测量项目则相对少一些,主要有接地电阻值、避雷带和引下线的截面积、焊接长度、引下线的间隔距离、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电涌保护器的引线长度、土壤电阻率等,其中有些项目则需要通过计算得出结论。检测结果和数值务必记录清楚,便于整理。请被检单位的有关负责人陪同检测,则可以少走弯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4.写出现场报告或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引下线均设置。 对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4.3.3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 18 m。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18 m。 5.3.6 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应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 0.3 m至 1.8 m之间装设断接卡。 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 0.3 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一般一栋楼的对角各设一个就行了。
跟据经验一个建筑物上要有一到两个接地测试点就行了
建筑防雷接地测试点应该怎么设置,是不是每一个引下线都需设置?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法律分析:由中国气象局主持编制的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已经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等48项气象行业标准也已经由中国气象局批准发布实施。据了解,我国雷暴活动十分频繁,全国有21个省会城市年最多雷暴日均在50天以上,最多达到了134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日益严重。因此,为了规范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全面系统地规定了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技术要求和工作流程。这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不仅是规范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基本准则,更是做好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基本保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一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十三条 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规定。对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应当就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对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进行竣工验收,应当同时验收雷电防护装置并有气象主管机构参加。《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十四条 专门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取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